bat·365(中文)官方网站 - 登录入口

产品中心
产品分类二
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产品中心 > 产品分类二

【聚焦湘西】龙晓华廖良辉李平回答记者提问_best365官网登录入口

【聚焦湘西】龙晓华廖良辉李平回答记者提问  9月25日上午,湖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湘西州专场在长沙举行。
 
产品详情:
本文摘要:【聚焦湘西】龙晓华廖良辉李平回答记者提问【聚焦湘西】龙晓华廖良辉李平回答记者提问_best365官网登录入口(图1)  9月25日上午,湖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湘西州专场在长沙举行。

【聚焦湘西】龙晓华廖良辉李平回答记者提问【聚焦湘西】龙晓华廖良辉李平回答记者提问_best365官网登录入口(图1)  9月25日上午,湖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湘西州专场在长沙举行。【聚焦湘西】龙晓华廖良辉李平回答记者提问_best365官网登录入口(图3)龙晓华回答记者提问。  新华社记者:湘西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首倡地,湘西的精准扶贫事业全国瞩目。

今年正好是湘西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湘西州精准扶贫取得了哪些成效?有哪些成功的经验?  龙晓华: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湘西州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首倡地,备受关注。

今年春节前后,中央、省级媒体集中对我州及十八洞村精准扶贫进行了深度报道,我向大家表示感谢。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很多人,可能看过一部叫《湘西剿匪记》的电影,这部电影反映的是湘西解放前的真实社会状况。当时的湘西,贫穷落后、匪患严重、民生艰难,人民群众没有一点幸福感、安全感可言。

是毛主席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湘西,消除了百年匪患,让湘西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经过湘西人民的不懈努力,逐步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基础设施建设迈开了步伐,产业也得到了较大发展。

但是,几千年来压在湘西人民头上的贫困这座大山还没有完全掀开。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石爬专大姐家,当时石爬专大姐家里除了电灯外,没有一件电器,也没有任何像样的家具,除了大姐穿在身上的苗服比较漂亮外,可谓是家徒四壁,虽然有饭吃,有衣穿,但生活还相当困难。看到这种情况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村提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16字精准扶贫方针。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将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上升为国家战略。

六年来,湘西州举全州之力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取得了巨大成效。十八洞村2017年实现了整村脱贫,石大姐家里不仅有了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而且房子修缮了,道路改善了,饮水改善了,吃穿行更方便了;还大力发展起了产业,合作兴办了企业,给老百姓带来了丰厚的收入,十八洞人买了车,大龄青年脱了单,过上了甜蜜幸福的生活;大量外出务工的农民也返回家乡办家庭旅馆、发展产业,收入一年比一年多,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老百姓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十八村的变化是湘西和全国精准扶贫成功实践的一个缩影。我们积极推广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经验,形成了十八洞村从“一枝独秀”到州内外“满园花开”的生动局面。实施精准扶贫带来最大变化,那就是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现状有了革命性的变化,那就是老百姓的精神面貌有了崭新的变化,那就是广大农村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六年来,我们打响了一场史无前例、感天动地的脱贫攻坚战,与以往历次扶贫相比,成效是最好的,老百姓获得感是最多的,也是最满意的。

  湘西精准扶贫之所以取得这么好的成效,其基本经验是:  第一,提高站位是重要前提。党中央把精准扶贫上升为三大攻坚战之一,把脱贫攻坚战作为国家战略这个决策是非常重要、非常关键、非常及时的,是重要前提。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起来以后,国家舍得拿出精力和财力,来解决区域性贫困问题,解决区域发展严重不平衡问题,提出了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总要求。

湘西州全州动员,全民参与,全社会支持,四级联动,共同来抓扶贫工作,形成了强大的合力。我们每年整合30多亿资金投入扶贫,参与扶贫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没有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重视,没有党中央的战略决策,没有国家政策上的支持,精准扶贫是很难取得这么大的成效的,我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前提。

  第二,精准施策是成功的关键。过去历次扶贫之所以效果不是很理想,老百姓也不是很满意,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不够精准。这六年,精准扶贫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效,关键还是在于精准施策。

我们遵照习近平总书记“五个一批”指示要求,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因地因人因事定制帮扶政策措施,持续深入实施 “两基两业”和“十大工程”,解决了教育、医疗、住房等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问题,特别是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这次精准扶贫是系统性、全面性、精准的解决农村贫困问题,达到了既治标又治本的效果。  第三,激发内生动力是必要条件。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农村带头人的培养,加强农民教育。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提高自我发展能力,让贫困群众不等不靠,依靠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让贫困群众想脱贫、敢脱贫、能脱贫。

教育农民搞好乡村治理,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使农村恢复了生机和活力。  第四,压实责任是重要保障。

实施最严格的检查,建立了扶贫领域的资源整合投入、脱贫帮扶、工作推进、督导考评等系列机制,坚决防止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确保脱贫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特别是严格执纪执法,加强扶贫项目和资金管理,改进工作作风。要求干部用心、用情,尽职尽责的干事,干净规矩的干事,干部没有一个敢马虎,确保了精准扶贫成效。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我们正尽锐出战,向贫困堡垒发起最后的总攻。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底气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脱贫摘帽,与全国全省一道,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湖南经视记者:我原来没有到过湘西,总觉得湘西是荒凉落后的地方。

前不久我到湘西后,感到很震撼,完全颠覆了我的概念,湘西山清水秀,环境优美,交通便捷,人民安居乐业,不象一个贫穷落后的地方。请问,你们是怎样抓生态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龙晓华: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可以看出,湘西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我先回答我州生态保护与建设情况。  绿色生态是湘西的第一形象,绿色也是我州发展的鲜明底色。

湘西州历史上森林茂密,古木参天,明清皇宫中的楠木约50%来自湘西,但经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炼钢铁后,湘西的生态环境破坏很大,急剧恶化。进入21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象爱护眼睛一样保护我州的生态环境,以猛药去疴、壮士断腕的决心狠抓生态环境整治,湘西的绿水青山,又重新展现出秀美的颜值担当。

  一是树立了绿色发展理念,彻底改善了生态环境。湘西州从以前大规模毁林开荒种地、乱砍滥伐,到现在全民植树护绿,大规模退耕还林。全州退耕还林面积达到420多万亩,森林面积达到1633万亩、人均5.4亩,森林蓄积量达到4643万立方米、人均15.47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70.24%。

这些指标在全省全国都是很高的,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评为“北延安、南湘西”的南方代表,共同成为祖国南北两个绿色发展的典范城市。我州先后被国家授予“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建设与保护示范区”。昔日濯濯童山,已变成了今日绿色海洋,昔日的贫瘠荒凉,已变成今日生机勃勃,湘西大地山川处处披上了锦绣绿装,全州空气质量优,负氧离子高,生态环境美,已成为全国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健康养老的好地方,成为令人心驰神往的好地方。

  二是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我州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形成了形成了“林药、林果、林茶、林畜、林旅”等多种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今天的湘西州,已成为全球最大富硒猕猴桃基地、中国最大的椪柑和百合基地,中国优质烟叶基地,中国黄金茶的故乡。湘西州人均农林产业面积1.55亩,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129.2亿元,全州去年接待游客5638.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41亿元,人均1.47万元,绿色产业已成为湘西人民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支柱产业。  三是传播了绿色理念,推动了高质量发展。

全州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路子,已成为全州人民的强大共识和自觉行动。绿色发展已成为我州检查各级政府工作绩效的重要标尺,我州形成的十大产业,与良好的生态和谐共生、良性互动,助力湘西州后发赶超,跨越发展,湘西州已成为发展最快、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最强的地区之一。  我再回答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我们始终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先手棋来下,使我州基础设施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  过去的湘西,是一个美的让人心疼、穷的令人揪心的地方,有很多好资源,由于基础设施薄弱,交通闭塞,与外界时空距离非常遥远,发展受到了极大制约。所以,这些年来,我们着力在解决基础设施和交通瓶颈上下功夫,加大投入,建成了一大批重大工程项目,基础设施条件发生历史性变化。

一是改变了肩挑背驮的历史,建成了区域交通枢纽,州府吉首已成为全国18个高速公路枢纽之一。二是改变了靠天吃饭的历史,筑牢了安全水利网,全州形成了防洪、治涝、灌溉、供水、发电等综合水利工程体系。三是改变了油灯照明的历史,建立了绿色电力网,实现了从“没电用”到“用好电”的跨越。

四是改变了信息封闭的历史,建立了方便快捷的现代通讯网络,与世界实现信息交流“零距离”。  由于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极大改善,大大缩短了湘西与外界的距离,将我州的资源优势转化成了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为湘西发展带来了新的巨变。

譬如生态文化旅游资源,过去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我州的主导产业,每年旅游人次、旅游收入保持20%以上的增速;譬如特色农产品,原来是自产自销,现在已经走出大山,直供港澳地区,远销韩国、俄罗斯等国家,成为国内外高端市场的“抢手货”。  我州基础设施建设并没有就此止步,我们以只争朝夕、克难攻坚的精神,正在建设和即将开工建设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黔张常快速铁路今年年底通车,湘西机场、张吉怀高速铁路将在2020年左右通航通车,铜吉铁路即将开工建设,正在积极争取广清吉重铁路和秀吉益铁路,加上已经建成运营的铜仁凤凰机场,湘西州2个小时左右可抵达北、上、广、深等主要城市,进出湘西更加方便快捷,不久的将来,州府吉首将建成承接南北、联通东西的高铁枢纽城市。  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做一些管当前,利长远的事,造福子孙后代的事,重点抓好能源网、水利网、信息网、城乡基础设施网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州高质量发展。

【聚焦湘西】龙晓华廖良辉李平回答记者提问_best365官网登录入口(图4)州委副书记廖良辉回答记者提问。  湖南卫视记者:近年来,我们注意到湘西经济发展正迈向开放崛起的新征程。2018年获批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来,湘西州努力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放管服”改革,有序有效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培育了新的增长点。

请介绍一下湘西州承接产业转移有哪些优势,采取了怎样的做法?  廖良辉:这个问题提的很好。我州获批国家级承接产业示范区,是继精准扶贫政策后的又一个国家层面的重大政策,为推动我州高质量发展、实现后发赶超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我州之所以获批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要感谢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州也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独特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

湘西自然资源禀赋独特,各种生物资源、特色农业资源和矿产资源极为富集,开发潜力巨大。  二是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经过多年建设,我州基本形成了以特色现代农业、生态文化旅游业、现代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业等为主的产业体系。特别是近年我州大力发展10大产业,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基础较好。

  三是具有凸显的区位优势。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我州已经成为西南的门户,是连接东西、承接南北的桥头堡,是湖南省“一带一部”的重要节点,是粤港澳大湾区与成渝经济区的中间走廊。  四是具有政策叠加的优势。

湘西同时享受精准扶贫、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东西部协作等多个国家战略政策支持,多重叠加的政策红利正在加速释放。同时,民族自治州可以制定地方性差异化政策。  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获批后,我州加快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精准对接政策。用活用足示范区政策,争取国家和省级政策支持最大化,全面释放政策红利。

湘西州今年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加大了优化营商环境的力度,建立覆盖州、县、乡、村四级的实体大厅和“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  二是精准对接产业。

我们初步编制了《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规划》,以10大产业为重点,着力承接文化旅游、绿色矿业、大健康、商贸物流、现代农业、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食品加工等产业,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是精准招商引资。

积极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成渝经济区、长株潭、山东济南等地区的对接。今年粤港澳大湾区招商活动中,我州共签约承接产业转移项目84个,总投资760亿元,与正威国际集团、比亚迪集团等30多家500强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上市公司达成了合作意向,已经有一批企业来我州投资兴业。  四是精准配套服务。

重点抓好交通、信息、物流和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将开发园区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着力提升承载能力。扎实抓好“放管服”改革,全面降低企业成本,努力营造重商、富商、安商的发展环境。  今天的湘西,是一方开放开发的热土,处处都是商机,我们竭诚欢迎海内外广大投资者前来湘西投资兴业,也欢迎记者朋友们多为我州宣传推介。

  人民日报记者:湘西州2016年被国家民委正式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州”,多年来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请问,湘西州的生动实践,为湖南省乃至全国民族工作创造了哪些宝贵经验?  廖良辉:谢谢记者的提问。湘西州是湖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州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工作主题,扎实推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落地生根,全州“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更加深入人心,2018年,独具特色的湘西经验被国家民委向全国民委系统进行推广,引起了强烈反响。全州上下呈现出经济加快发展、民生明显改善、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局面。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是把维护民族团结当作生命线。

维护民族团结是少数民族地区的首要政治任务。我州在2013年被国家民委列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首批试点之后,州委州政府立即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全州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

2016年底我州正式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州”,永顺老司城被命名为第五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湘西州民族团结的氛围日益浓厚,300万各族人民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来越强,精准扶贫首倡之地盛开了民族团结之花,呈现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二是把发展民族经济当作重要任务。

湘西经济的发展就是民族经济的发展。我们立足特色资源优势,以农业特色产业园区、工业集中区、旅游景区、商贸物流区“四区”建设为抓手,推动产业集聚集约高效发展,壮大民族经济,形成了湘西特色的新型产业体系。

2018年,湘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亿元大关,是1952年的62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75元,增加到2018年的22885元。特别是我们大力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打造了以凤凰历史文化名城游、德夯民俗风情游、猛洞河土家文化生态游、里耶古城游四大旅游板块,成为全国旅游高增长地区和知名旅游目的地,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

  三是把保护传承民族文化当作关键之举。民族文化是湘西的根,也是湘西的魂,把根留下,把魂守住是湘西各族儿女的共同愿望。我们用好用活民族区域自治立法权,先后出台了古城古镇古村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及传承人保护、土家族医药苗医药保护先后出等地方性法律法规,有力地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保护,确保民族文脉代代相传。

2010年,我州获评武陵山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15年,老司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湖南省首个世界文化遗产。

2018年,湘西苗族赶秋被列为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四是把培养民族干部人才当作重要保障。

我们高度重视民族教育,积极落实高考政策,每年有万余考生享受高考民族优惠政策,培养了一大批少数民族人才。我们高度重视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少数民族干部占全州干部总数的82%,其中厅级、县处级、乡科级干部中,少数民族分别占到65%、74%、83%;还有很多的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专业人才,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建设者和领头羊,成为建设美丽开放幸福新湘西的生力军。

【聚焦湘西】龙晓华廖良辉李平回答记者提问_best365官网登录入口(图5)副州长李平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日报记者:我多次到过湘西,印象中,湘西的空气好,风景美,民族文化绚丽多彩,是我们湖南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地方。请问湘西的生态文化旅游发展之路走得怎样了?未来有怎样的目标和规划?  李平:谢谢记者朋友们对湘西文化旅游资源的评价和宣传推介。神秘湘西是锦绣潇湘文化旅游的重要板块。

近年来,我州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省委省政府“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服务经济转型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抓住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机遇,完善基础设施,推动景区提质,加大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力度,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探索走特色化、差异化生态文化旅游发展之路,取得了显著成效,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连续十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18年全州接待国内外游客5138.7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40.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09%和25.97%;今年上半年,全州接待国内外游客2534.7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26.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9%和18.45%,旅游业已成为湘西州的主导产业。  一是科学谋划好。州委、州政府围绕建设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和世界旅游目的地工作目标,把州域国土作为一个全域生态、全域文化、全域旅游、全域康养的大公园规划、建设和管理,编制了《湘西州全域旅游建设规划》、《湘西州地质公园规划》、《湘西州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等,构建了“1+3+N”全域旅游综合管理机制。

创新文旅营销模式,运用节庆节会活动、目的地营销及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媒体、新技术,构建多形式、多渠道旅游营销模式。  二是景区建设好。补短板、强基础,着力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打通湘西旅游的毛细血管,规划建设1000公里旅游公路、1000公里生态旅游景观走廊和1000公里旅游慢行体系,打造湘西景区间“一小时旅游经济圈”。

全州重点景区及乡村旅游景点,严格按照国家等级景区建设,实现旅游厕所、游客服务中心、旅游标识系统等旅游服务设施全覆盖。发展智慧旅游,建立信息管理平台,提高服务水平。目前,全州创建了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30个,乡村旅游示范村58个,四星级以上乡村旅游点40个。

  三是产业融合好。促进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努力做好“旅游+农业”、“旅游+文化”、“旅游+扶贫”、“旅游+互联网”融合文章,探索出了十八洞、红石林、芙蓉镇、老司城等一批“景区带村型、村落景区型、公司+村集体型、能人带户型”具有湘西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建成山谷居民、湘西七绣坊、惹巴妹等一批“非遗+扶贫”就业坊、文创“扶贫车间”、“让妈妈回家”等“旅游+文化+扶贫”基地;培育出松桂坊等一批“旅游+互联网+扶贫”文旅营销新业态。去年,湘西州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23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4.9亿元,乡村旅游三年累计带动9.4万人脱贫。

  四是品牌创建好。围绕“锦绣潇湘”主题品牌,深入发掘湘西地质景观、人文景观、生态景观独特魅力,高品质打造“神秘湘西”品牌下的“天下凤凰、里耶秦简、土司王城、梦里边城”等子品牌。老司城遗址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品牌;湘西地质公园正在申创世界地质公园品牌;苗族赶秋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凤凰古城、矮寨奇观景区、老司城景区正在申创国家5A级景区;172个中国传统村落完整保留着农耕文明,守护着乡愁。这些创品夺牌工作,极大提升了“神秘湘西”文旅品牌的影响力、竞争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质量把湘西州建成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和世界旅游目的地。  神秘湘西,梦里边城,等你来!。


本文关键词:bat365在线登录入口,best365官网登录入口,bat365在线官网登录入口

本文来源:bat365在线登录入口-www.paihuimojiegou.com

客服热线:400-123-4567

公司传真:+86-123-4567

客服 QQ:397995061

办公邮箱:admin@paihuimojiegou.com

公司地址: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支都大楼836号

Copyright © 2004-2023 www.paihuimojiegou.com. bat365在线登录入口科技 版权所有

ICP备24266346号-5

  • 扫描关注公众号

  • 扫描进入小程序